一、生活污水處理常見標準
目前生活污水處理常見的排放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該標準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標準,一級標準又分為一級A、一級B標準。具體參數如下:
隨著目前國內對環保的日益重視,污水處理標準也越來越嚴格,目前生活污水主要執行表中的一級A和一級B標準,處理達標后排放。
二、處理工藝
一級B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級A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三、工藝簡介
1、調節池
用來收集生活污水,同時兼作污水提升泵集水池。該池具有調節水量、均化水質,提高整個處理系統抗沖擊性能的功能。
2、缺氧池
對污水處理前進行預處理,將水中的廢水進行一定的厭氧發酵,將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這是對污水處理前比較重要的步驟,可以直接影響后期的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處理時間,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減少消耗。同時硝化混合液在該階段進行反硝化,去除水中氨氮。
3、好氧池
主要是使缺氧池出水自流至好氧池進行生化處理。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組合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旋混式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好氧池氣水比在15:1左右
四、沉淀池
沉淀池是為去除經氧化后水中脫落的微生物尸體而設置的。終沉池設計采用中間進水,中心桶底部設置擋水錐,盡量減少對下沉懸浮物及池底污泥的干擾;沉淀池集泥斗傾角為50度以上,保證污泥順利沉入池底。通過一系列的周詳設計,極大地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及處理效率。
五、MBR膜
MBR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是將膜分離技術和生物反應器的生物降解作用集于一體的生物反應系統。它以浸沒式膜組件替代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實現泥水分離。該系統具有處理能力強、固液分離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占地空間小、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徹底分離,消除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MBR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設備緊湊,操作簡單等優點。


